無論是內容創作處境還是市場趨勢,以及娛樂消費的文娛宏觀競爭環境來看,國慶檔所映照出的消費麻將胡了視頻院線電影市場,都面臨著一個堪稱冷酷的潮中成冰現狀。
讀娛 | yiqiduyu
文 | 零壹
2025年國慶檔以八天18.35億元的電影成績收官,這一數字在近十年國慶檔中僅高于2016年(15.88億元)和受疫情影響的角落2022年(14.97億元),如此低迷的國慶結果一出來,還是文娛挺讓行業破防的。
其實對2025年票房趕不上2019-2021年巔峰期,大家都早有心理準備,潮中成冰但最終的電影結果還是有幾點是明顯低于預期的。
1
一片火熱中,角落電影市場成了異類
其一,國慶2024年的文娛國慶檔已經被稱為低迷,而對比影片陣容,消費2025年和2024年至少半斤八兩,甚至看起來更有賣點,但結果卻比去年的麻將胡了視頻21.05億還少了近3億。
今年國慶檔日均票房收入僅約2.29億元,較去年日均3億元大幅收縮。去年的《749局》口碑崩盤票房一日游,《爆款好人》《出入平安》爆冷出局,而今年的陣容至少看起來更“齊整”一些。雖然《刺殺小說家2》和《風林火山》口碑平庸,但《震耳欲聾》《畢正明的證明》口碑都超出了預期,還有《731》的火熱余溫,但結果卻反而不如去年。
尤其是領銜的影片都是同一系列,去年的《存亡之戰》在國慶內拿下8億票房,今年的《浴血和平》直接腰斬到了4.5億,這一反差還是在后者口碑反超的情況下出現的。
也就是說,在經歷2025暑期檔口碑高峰后,內容質量水準六七十分、但沒有大爆款的節日檔期陣容,反而越來越得不到路人盤觀影群體的青睞。
其二,2025年國慶檔場次高達364.7萬場,是歷年最高;而觀影人次僅5000萬,是過去十年正常國慶檔期內最低的。這個數據其實非常恐怖,2025年18.35億票房與2018年19.08億基本相當,可是2018年場次僅247萬場,今年多出來足足一百萬場,相當于付諸東流了。
其三,2025年國慶檔平均票價36.6元,比2021年的46.8元最高點低了10元,也是2018年后最低的國慶檔票價。低票價策略沒能明顯改善市場走勢,票價的下降并未帶來觀影人次的提升,表明觀眾在常規娛樂消費選擇中觀影意愿的明顯減弱——大檔期、低票價、低票房幾個元素組合到了一起,不由得影院行業不頹。
其四,2025年國慶期間的文旅、演出、線上娛樂數據都呈現上漲趨勢,電影幾乎是唯一掉隊的娛樂形式。虎鯨文娛發布的報告顯示,國慶期間演出總觀演人次同比上升達39.5%,線上的劇集、動漫、紀錄片、綜藝、電影等不同品類觀看市場均有明顯漲幅。而據文旅官方發布的統計數據,國慶中秋假日8天,全國國內出游8.88億人次,較2024年國慶節假日7天增加1.23億人次。
換句話說,無論是內容創作處境還是市場趨勢,以及娛樂消費的宏觀競爭環境來看,國慶檔所映照出的院線電影市場,都面臨著一個堪稱冷酷的現狀。
2
國慶檔影片輸在哪?
為什么2025年國慶檔的成績會如此低迷?以“事后諸葛亮”的角度來評析,也是在內容供給、消費趨勢等層面上有一定跡象。
從內容供給角度來說,首要因素是IP續集失靈,頭部影片號召力不足。
《志愿軍:浴血和平》作為系列三部曲的終章,前作積累了大量受眾,本被寄予厚望,結果卻比前作票房少了一半。前作《志愿軍:存亡之戰》聚焦“存亡沖突”主題,通過緊湊的戰場敘事實現類型化突破;而續作《志愿軍:浴血和平》嘗試融合戰場戰斗與外交談判雙線敘事,豆瓣7.4分是系列最高,但預期票房卻是系列最低。
另外一部國慶檔主力《刺殺小說家2》作為續集表現同樣遠不及前作,AI預測票房4億,不足前作一半,豆瓣評分剛及格,暴露出故事框架老套、敘事連貫性缺失等問題。
《刺殺小說家2》設定了小說角色可以“反穿”到現實的“雙向穿越”。這個更復雜的設定本需更有技巧的敘事來支撐,但影片顯然沒能做到這一點,而是把“天馬行空”拍成了亂七八糟。影片充滿了邏輯漏洞以及強行制造的笑點,嚴重破壞了敘事的連貫和情感的沉浸,而據說花了大價錢的特效投入,也沒能與敘事結合形成整體性。影片它試圖用更宏大的設定、更炫目的特效來“升級”,但反而放大了這一IP的缺陷。
兩部新片乏力,導致上映已久的《731》都能夠在國慶檔實現上座率領跑,這其實是國慶檔表現大滑坡的直接原因。
頭部影片不及預期的同時,幾部口碑超預期的影片也未能轉換為票房。從數據來看,今年國慶檔影片的口碑整體并不差,《震耳欲聾》和《畢正明的證明》路人口碑都稱得上佳片,但兩者在檔期內1.75億和5176萬的票房表現中規中矩,完全沒有黑馬走勢的意思。
《震耳欲聾》是一部聚焦聾人反詐的現實題材影片,《畢正明的證明》則是一部和《天下無賊》題材類似、風格差異巨大的反扒影片,兩部作品都是新人院線電影導演出品,內容風格上呈現出了相當不錯的類型創意。尤其是《畢正明的證明》,把一個小偷江湖的故事講的頗為流暢,快速凌厲的剪輯、個性十足的人物塑造,觀感是比較耳目一新的。
《畢正明的證明》票房走勢在口碑出爐后有一定逆襲,但仍然在單日數百萬級別,最終破億希望渺茫,仍然沒有突破受眾圈層。
這個現象背后,一方面是因為《畢正明的證明》的題材、演員陣容、宣發投入級別等層面天生不足,片名也起的沒什么看點。普通觀眾接收不到充分的新片訊息,影片首日上座率僅5.2%,是國慶檔主要新片中最低的。直到10月5日,《畢正明的證明》的上座率才實現對《浴血和平》和《刺殺小說家2》的反超,但這時候影片的排片已經下降到了4.2%。
在信息過載的當下,缺乏足夠的營銷聲量,即使作品質量還不錯,但并沒有好到“神作”的級別,口碑的發酵也難以在短時間內吸引大量觀眾。
而另一個現象,則是市場整體的排片較為固化,檔期后段,《志愿軍:浴血和平》和《刺殺小說家2》的上座率已經不斷走低,但排片一直穩居新片前二。目前排片更關注IP基礎、明星效應及商業類型元素,以及頭部發行商與院線談妥的份額,市場調節的靈活性還是不足的。
2025年國慶檔表現低迷,顯然對電影產業鏈各環節形成沖擊,短期財務壓力與長期結構性風險交織顯現。節后A股開市,萬達電影、中國電影等院線龍頭紛紛應聲大跌,已經傳遞出了資本市場的看法。
THE END
小編推薦:
國慶文娛消費潮中,電影成了冰冷的角落是一款高性能的軟件,符合大家要求,軟件免費無毒,擁有絕對好評的軟件,我們kiayun手機版登錄軟件園具有最權威的軟件,綠色免費,官方授權,還有類似 原來他就是王詩齡的爺爺,難怪兒子能當導演,孫女畫作拿獎到手軟、 在英留學生辟謠:英國目前很安全,不需要中國接他們回去、 弱不禁風用英語怎么說?、 下不為例用英語怎么說?、 今年1—8月 泉州經濟運行平穩 多領域指標亮點頻現、 全國48所高校保送生擬錄取名單公布、 希望大家前來下載!
您的評論需要經過審核才能顯示
有用
有用
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