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真的忍心與飯圈切割呢?
導語
【文眼】我在多篇文章中都曾闡述過一個觀點:飯圈亂象是無解的,很難被根治。圈切畢竟誰跟錢有仇呢?心飯麻將胡了爆分要知道,流量這條看似渾濁的圈切河水里面流淌的可都是真金白銀。
作者丨張賓
圖片丨來自網絡
還是熟悉的味道,以及熟悉的圈切配方。10月5日的心飯首鋼園,讓我想起了去年8月份南巴黎競技場4號館,圈切以及今年年初的心飯深圳大運中心體育館。
這幾場巔峰對決,圈切孫穎莎都是心飯主角之一,而且她都是圈切輸球的一方。競技體育有贏就有輸,心飯即便強大如孫穎莎,圈切輸掉世界大賽的心飯決賽也并不是稀罕事。
讓人如鯁在喉的是:孫穎莎的競爭對手,無論是陳夢,還是王曼昱,都在自己得分時有一種走進圖書館的感覺。
當孫穎莎得分時,麻將胡了爆分現場會迸發出山呼海嘯的喝彩聲,而她的競爭對手得分時迎來的往往是沉默,即便現場旋即會聒噪起來,那往往也是孫穎莎粉絲給偶像加油的助威聲。
我今天發了一條微博說:“王曼昱得分,現場鴉雀無聲的感覺,我不喜歡。”不到一分鐘,我就收到了一條私信:“不喜歡,你滾。”
如果你對飯圈還沒有太直觀的認知,那這就是飯圈具象化的體現。正常的體育迷即便更喜歡孫穎莎,但是當孫穎莎的對手通過漂亮的進攻或者防守得分時,依然會送上掌聲。尤其是陳夢、王曼昱不僅是孫穎莎決賽的對手,也是她國家隊的隊友。
乒乓球現在就是飯圈泛濫的重災區。這種亂象在孫穎莎的粉絲群體、王楚欽的粉絲群體,以及孫穎莎、王楚欽的CP粉絲群體中最為嚴重。或許,樊振東的粉絲群體中也存在飯圈現象。
我們說“天下苦飯圈久矣”。作為中國體育的主管部門,國家體育總局更是旗幟鮮明地向飯圈亂象宣戰,多次召開整治體育領域飯圈亂象的專題工作會。
明眼人早就看到了飯圈亂象可能導致的惡果。樊振東、王楚欽等人受害者,屢次遭受“私生飯”的滋擾,甚至個人隱私遭到泄露。
高志丹局長的總結更是高屋建瓴。他說,飯圈亂象嚴重擾亂體育工作秩序、破壞體育行業聲譽、損害體育戰線形象,嚴重扭曲體育精神、消解體育價值、弱化體育功能,已經成為影響體育事業健康發展的重大風險因素。
但是,當我們攻擊飯圈亂象時,卻也不能不看到這背后所蘊含的巨大商業潛能。大約十年前,乒超聯賽乏人問津,因為沒有品牌冠名甚至不得不裸奔。而在飯圈泛濫的當下,WTT系列賽事、乒超等比賽一票難求,而且門票價格高得離譜。
國慶期間,一共三項重大賽事在北京、上海舉行,分別是中國網球公開賽、上海網球大師賽以及WTT中國大滿貫。
官方數據顯示,中網與WTT的票房大體相當:中網今年的整體票房8800萬元,較去年增加10%。其中辛納、鄭欽文出戰場次空前火爆,鉆石球場上座率超過95%;截止10月3日,WTT中國大滿貫共出售門票超8.5萬張,門票收入達8700萬元,同比增長52.6%(去年首屆WTT中國大滿貫門票收入接近6000萬)。
中網恰好比WTT中國大滿貫票房收入高出100萬,這其實是一個頗值得玩味的數字。盡管總票房略低于中網,WTT中國大滿貫的票房含金量更高。畢竟中網賽事更多、周期更長,涉及鉆石、蓮花、映月等多個場館,其中作為主場館的鉆石球場有坐席14600個,而作為WTT中國大滿貫的主會場的首鋼園冰球館“八極場”增加了300個臨時座位后,總席位僅5300個。
鉆石球場的票價分成380、580、780、2080元等檔次,僅在男單、女單決賽日票價有所上浮。相比來說,WTT采取票價遞增模式,每兩日票房一浮動,平均每次漲幅達到了38%。以最后兩個比賽日為例,票價從888元到1688元不等。
我在中網鉆石球場看的幾場球,皆非熱門場次,空座一點都不少,而WTT中國大滿貫真正做到了場場爆滿。
為朋友找票也能給我直觀的反饋。只要不是熱門場次,找中網的門票往往并不費勁。而我同事去看WTT中國大滿貫的比賽,則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搶了一張10月1日晚場C檔的門票,斥資688元。我周圍認識的朋友,沒人通過私人關系找到WTT中國大滿貫的門票。
隨著鄭欽文在巴黎奧運會上奪冠,以及張之臻、布云朝克特、商竣程等中國男網選手的崛起,網球在中國現在也非常火爆。但是,中網與WTT中國大滿貫在票房上的差距主要體現在飯圈上。
鄭欽文不乏球迷,但并沒有規模龐大的飯圈存在。而WTT中國大滿貫的票房所仰仗的核心力量就是飯圈。理性的乒乓球球迷當然也是存在的,但真正體現購買力和戰斗力的毫無疑問是飯圈粉絲。
誰都知道飯圈是雙刃劍,而且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刀刃割傷。但是在巨大的商業利益面前,從來不缺乏鋌而走險者。
過去幾年,WTT火爆異常,在中國大陸、澳門、香港擁有多站比賽,此外也包括了美國大滿貫、歐洲大滿貫等重要賽事。如果沒有飯圈的風起云涌,這些賽事不可能在門票和版權收入方面賺得盆滿缽盈。
品牌們深知飯圈的存在可能帶來的后果,包括對品牌形象的傷害。但是,幾乎沒有品牌會為此而特別愛惜羽毛。孫穎莎、王楚欽身上的代言都已經數不勝數了。飯圈粉絲的購買力,體現了這些球星的帶貨能力。
就在上個月底,脆升升薯條公開向孫穎莎的粉絲致歉。孫穎莎已經升級成為了脆升升全球品牌代言人。因為品牌在物料使用方面的不嚴謹,引起了孫穎莎粉絲的反感,品牌放低姿態“感到深深的愧疚與自責”,并“必須真誠致謝”。
孫穎莎、王楚欽等明星的流量價值,讓眾多品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們的一次帶貨就可以幫品牌把代言費賺回來,可能的負面影響很難撼動它們的決心。巨大的商業利益牽引下,品牌方會欲罷不能。
所以,回到我們之前的那個結論——“天下人苦飯圈久矣”可能只是錯覺,或者一廂情愿。究竟有多少人真正想要與飯圈切割,還是要打上一個問號。
旗幟鮮明站出來堅決抵制飯圈的運動明星究竟有幾個?有沒有偶像站出來向自己的粉絲喊話:“在為我加油的同時,也請為我的對手兼隊友送上掌聲”?管理機構、賽事主辦方、版權機構,以及贊助商對飯圈嗤之以鼻的同時,是否又在享受這場流量的狂歡盛宴?
我當然理解屁股決定腦袋。如果我要為相關賽事的票房負責,我自然也會覺得飯圈粉絲多多益善,甚至仰他們的鼻息。要知道,流量這條看似渾濁的河水里面流淌的可都是真金白銀。
我在多篇文章中都曾闡述過一個觀點:飯圈亂象是無解的,很難被根治。畢竟誰跟錢有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