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日談(北京篇)/書吧女主人與生命的禮物\綠 茶

圖:純真年代書吧。?日人生\作者繪
小女孩喜歡書,談北當鄰居同齡的京篇Kpl競彩入口男孩女孩都在院子里瘋玩的時候,女孩總是女主獨自湊在油燈旁靜靜地看書,看哥哥們從別處借來的禮物綠茶書。一天,?日人生在外打工的談北三哥給她帶回來一本《平原槍聲》,這是京篇女孩記憶中第一份屬于自己的珍貴禮物,也悄悄在心里埋下了與書為伴的女主種子。
女孩去了工廠上班,禮物綠茶工馀時,?日人生別人在打毛衣、談北織襪子、京篇聊家常,女主她則埋頭抄書。禮物綠茶1979年,女孩24歲了,仍在街道工廠當一名女工,此前只接受過四年的小學教育,但因常年讀書,萌發了很多夢想,這夢想堅定而執拗,Kpl競彩入口女孩堅持自學,到溫州二中旁聽。這年,女孩鼓足勇氣參加了高考,揭榜后,數學零分,總分卻在重點線以上,這一令人驚詫的成績,讓她被廈門大學外文系破格錄取,在那個充滿奇跡的年代,她創造了自己的傳奇。
她叫朱錦繡,一位溫婉嫻淑的溫州女孩。
到了廈大的朱錦繡,傳奇還在繼續,在她閨中密友林丹婭眼中,“這是一個與我們大家都有那么點不太一樣的人。她就是有這么一點奇怪的本事,她會把天上的星星,做成水果沙拉;而把火腿肉,弄得像天上虹霓。她的宿舍與其他同學的一樣簡陋,卻有著閨房的氣息。怎么能怪那時年輕且無經驗的潮哥,會把持不住自己,剛走進錦兒的宿舍不久,就迷了方向,丟了信念,失了童真,居然破天荒地想結婚?而且,非錦兒不結。”
這位“迷了方向”的潮哥就是廈大校園里的風云人物─盛子潮,他從浙江師范大學本科畢業,考到廈大讀現當代文學研究生,師從應錦襄教授,和同門朱水涌、李以建在廈大校園里有“文學三劍客”的名聲。
自負傲嬌的盛子潮,在師妹李清向他引薦了外文系畢業留校的溫州女孩朱錦繡后,為引起錦繡注意,李清和錦繡同學劉靜提前在她面前大聲朗誦盛子潮發表在《廈大研究生》創刊號上的詩歌。兩位紅娘不遺余力,愛情在盛子潮與朱錦繡的心中彌漫開來。
“三天后,盛子潮敲響我宿舍的門,呆呆的站在門口邀請我去海邊散步,次日又邀請去鼓浪嶼游玩……一天晚上,沙灘散步回來路上,他牽著我的手站定在我面前說:‘你讓我想起一首唐詩……’我因為羞怯,只莞爾一笑,讓他誤以為是我不喜歡他,他連夜寫了一首詩,投放到我的郵箱,這就是江湖上盛傳的那首《敲門詩》。我只是在原詩下面寫上一行字:‘心門早已為你打開,你不進來怪誰呢?’然后也放進他的郵箱。”(朱錦繡《生命的禮物》)
盡管盛子潮對他的《敲門詩》很是得意,參加各種文學、詩歌活動都朗誦這首愛情詩,朱錦繡雖然不寫詩,但這一行回條顯然更具“詩意”,給這位詩人得意的詩作,做了最浪漫的注腳。
他們成了廈大校園里的愛情佳話。那年,朱錦繡三十歲,盛子潮二十八。
1987年,盛子潮畢業想回到杭州,侍奉在深愛的母親左右,分配到浙江作協工作。朱錦繡為了深愛的丈夫,辭去廈大校長田昭武院士的外文秘書工作,調到杭州商學院(現浙江工商大學)教書。辦完調入手續幾天后,他們的孩子出生,為了紀念在廈大的相遇相守,他們為孩子起名盛廈。
才華橫溢的盛子潮很快在文學界闖出名頭,在浙江作協及后來浙江文學院院長任上,為浙江的文學事業起了重要的推動。外語出眾的朱錦繡,在杭州商學院開啟自己的教學生涯,她喜歡這個事業,喜歡和學生們純真相對,她以為,教書就是她一輩子的事業。
然而,天不遂人愿,正當這對神仙眷侶在事業和生活都風生水起的時候,1999年,朱錦繡查出結腸癌中晚期,當她被推進手術室時,醫生說手術成功率只有50%,絕望的盛子潮在手術室外痛不欲生,他只能在心中祈禱,并暗暗發誓,只要深愛的錦繡能平安脫險,就算傾家蕩產,也要滿足她的愿望。
不得不說,愛的力量是強大的,朱錦繡戰勝了死神。從手術室出來,朱錦繡經歷著漫長的化療,那是比癌癥更讓人煎熬和可怕的過程,在無數朋友的關心和愛的呵護下,她的內心升騰起一個強烈的念頭─開個書吧。當子潮流著幸福的眼淚問妻子:“你有什么愿望?”錦繡說:“想開個書吧!”接著補充:“就當留一份念想,如若哪天癌癥復發走了,書吧可以繼續陪著你們,就像我在身邊一樣。”
幾乎身邊所有人都反對她開書吧。但經歷過生死考驗的錦繡,似乎突然有了常人難以理解的勇氣與力量,并且在她四十五歲生日當天,寫下一篇《好想開書吧》,把她開書吧的初衷、設想、理念,甚至執行方案講得清楚明瞭,這份“書吧宣言”似有“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效用,盛子潮被說服了。
2000年9月28日,“純真年代書吧”悄然開張,從此,杭州的文學人和到杭的文學人,再也繞不開這個文學據點。九年后,2009年9月28日,書吧搬到西湖邊寶石山腰,繼續為理想保溫,為文學堅守,漸漸成為杭州城內不可或缺的文學景觀。
莫言、余華、阿來、張抗抗、葉兆言、李敬澤、麥家……這些文壇響亮的名字經常出沒,書吧儼然成了中國文壇杭州分壇,似乎一切都太完美了。然而,這樣的景觀并非唾手可得的,所經歷的辛勞和磨難,外人也許永遠無法體會。
2012年,又一道晴天霹靂落在寶石山腰,盛子潮查出咽癌,這次,他沒有像妻子一樣戰勝死神,在與病魔困斗一年零三個月后,2013年8月29日凌晨,年僅五十六的盛子潮告別了深愛的妻子和兒子。在靈車駛出醫院,哀傷的錦繡讓靈車繞道,在寶石山腳下停留,和他們夫婦互贈的“生命的禮物”作最后的道別。
這一年,盛廈二十六歲,父親的離去,讓他突然意識到自己得接過父親肩上的重擔,毅然辭去證券公司的工作,回到書吧和母親一起共同面對困難,共同呵護這份沉甸甸的“生命的禮物”。
轉眼二十五年過去了。書吧男主人盛子潮走了也十二年了,女主人朱錦繡老師已七十高齡,依然純真、溫婉,兒子盛廈則成長為成熟的書吧主人,并深愛這份“比難更難”的事業。母親朱錦繡欣慰地看到兒子的穩重和擔當,這份“生命的禮物”是他們全家的情感載體,更有一股傳承的力量,溫存、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