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報名了,我卻在考慮換院校...”
- 大小:16629k
- 語言:簡體中文
- 類別:熱點
- 系統:麻將胡了視頻
☆ 研招辦消息,報名2026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正式報名時間為2025年10月16日至10月27日;網絡預報名時間為2025年10月10日至10月13日。卻考今天距離預報名時間不足5天,慮換星空官方網站登錄入口在最后關頭,院校越來越多人開始猶豫,報名開始退卻。卻考
☆ “我到底行不行啊?慮換我能不能考上啊?會不會白白浪費一年?我到底能不能背完啊?要不還是換一個穩一點的院校吧?要不別沖985了,211也可以;要不別追求院校名氣了,院校考個雙非有個學上也不錯。報名”
☆ 越是卻考這么想,越是慮換學不進去:換學校的念頭一旦出現,便會在每一次“作業拿到一個較低分數”“英語閱讀又錯超過2個”“又忘掉了早上剛背過的院校那個名詞”時,瘋狂生長。報名
到底要不要換學校☆
一些分析和建議☆
@TuTouSuo??
請大家先自查自身情況,對號入座:
①建議換學校的慮換情況:目標院校縮招人數超過50%;原定目標院校為較難的985或211院校,但因為各種原因并未按計劃復習,現階段復習進度非常不理想但又希望可以一戰上岸;
②不建議換學校的情況:目標院校存在10人上下正常范圍的縮招、目標院校新增參考書、預測今年目標院校人數非常多、九月開始后覺得壓力有點大感覺自己要學不完了、最近幾次答題的效果都不是很好懷疑自己不一定能考上一個很好的院校等等;
☆ 換or不換:這是一個問題
目前想要更換院校的老師,主要分為「院校考綱更新or縮招」和「自身復習進度不理想」兩種不同的情況,我們可以先對這兩種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并給出是星空官方網站登錄入口否要更換院校的建議。
【1】招生人數縮減:關于招生人數的縮減,需要進行一些基本判斷,到底是整體上的招生人數縮減,還是因為推免人數較之往年增加而擠占了統考的名額;如果是前者,那么說明該院校小幅度縮招,這種情況不太可能在復試時進行擴招的;但如果是后者,可能因為今年推免群體較為優秀而導致的招生人數超過原有預期,進而擠壓了統考名額,那么在復試的時候可能會適當擴招(當然也只是可能)。在此情況下,如果是前者,且招生人數減少超過50%,那么老師們可以考慮更換院校,因為這種情況大概率是院校教學管理調整,有可能會連帶真題風格一起變動;但如果是后者,老師們大可以放心繼續備考,學校總是會想要吸納更多優秀的人才。
【2】考綱更新或知識點變動:如果在九月份忽然增加了一種實務題型,或者是突然增加(換了)參考書,那真的是對本就不穩定的考研復習雪上加霜——書還沒背會題目也寫的很糟糕,本來就不夠的時間還得再去學一門新學科看一門新書,換誰想想都覺得很崩潰。但如果換一種思路,如果在考綱中明確增加了某個知識點,或者明確的增加了某一本參考書,那其實等于直接把今年考題中的某個題目類型或知識點直接擺在了你的面前。所以新增考綱和書籍看似是增加復習內容與壓力,但實則是出題老師幫你進行的一次貼心押題,且所有報考該院校的同學都要從頭開始學習該學科,又重新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不是阻礙,反而是助力,這院校是真不能換。
【3】個人復習進度不理想:進度不理想特指很早就確定了要報考一所較高級別的院校,但中途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并未按照原進度復習,時至10月依然沒能完成一輪復習和一輪背誦,也沒有開始答題練習等。如果是這種情況,且綜合考慮認為“上岸”比“讀一所較好的院校”更重要,那建議可以在現階段更換院校,且更換院校可以在「好地區的雙非」或「一般地區的211」這兩個方向中抉擇。
【4】感覺目標院校的內容太多學不完了:新傳考研中常常會出現覺得知識越學越多越多越學不完的情況,這是因為我們帶了一種“背誦性”的思維在學習。前期背參考書,背基礎知識點,這部分內容還沒有背得爛熟,九月考試又出現了熱點專題。如果一味的用“背書”的方法去學,自然就會覺得越學越多,越學越學不完。其實我們應當明確區分「一定要背的內容」和「理解性學的內容」,前者背誦關鍵詞,后者以答題練習舉一反三,這樣才能越學越少而不是越學越多。因此,出現這類情況是學習方法的問題,并非院校的問題,與其更換院校,更重要的是調整學習方向。
【5】復習了一段時間后覺得新傳考研太難了,求穩更重要:這也是9月下旬常見的更換院校的理由。因為九月我們確實面對了如答題、背書等新挑戰,想要平衡好考研和學校學習,在剛開始答題時就慢慢找到方向實屬不易。在這種情況下萌生“我都已經這么努力了感覺還差很多,要不換個簡單的院校算了”的想法也是人之常情。但這種情況只是暫時性的學習焦慮,是考研過程中非常正常的現象。在新傳考研中沒有一所絕對好考、絕對完美的院校,每個院校都有自己的“難點”,而考研本身也需要我們克服困難,把自己打磨成院校想要的學生。因此,不建議因“暫時性的挫折“就更換院校,就算更換院校也可能會出現新的問題,真正的做法應當是“找到問題”-“解決問題”,沒有哪所院校是學不完的,如果覺得學不完,那一定是復習的思路和方向存在問題。
☆ 如果確定要換,怎么換?
如果經過了一番深思熟慮,你依然決定要更換院校,那第一個問題就是「更換哪所院校更合適」。一般來說,換院校都是為了求穩,而求穩往往是兩個選擇:一線城市的雙非院校,或者B區的211院校,兩者都算是求穩的選擇。
一線城市的雙非院校:上海體育大學(需要補充體育新聞知識)、上海對外經貿大學(需要補充媒介經管知識)、北京印刷學院(參考書減少、招生人數友好)、首都經貿大學(背誦為主)、北京工商大學(招生人數有限,考題簡單)、廣州大學(考題簡單,背誦為主)、廣州外語外貿大學(認可度較高,有海外交流機會)、浙江工業大學(廣告學考查較多)、浙江工商大學(考題基礎簡單)、四川外國語大學與四川省社科院(考題基礎、報錄比友好)等。
B區211院校:貴州大學(考題基礎、報錄比友好)、廣西大學(考題比較常規)、海南大學(考題非常靈活,報錄比友好,適合不擅長背書的同學);其他偏遠地區的211其實并不算好考,綜合來說上述三所算比較有性價比的選擇的。
但老師們在更換院校時,一定要看【院校真題】而不是參考書,通過真題判斷新院校和前任院校之間的差異,建議選擇考試科目、實務內容相似的院校,不要在9月開始全新的實務學習。
在確定院校之后,這里有一些或許能夠幫助到你的建議,讓你快速調整自己的復習狀態:
第一步:研究該院校歷年真題,找到它與你之前備考院校的不同之處。
是不是多了新聞史的考查?評論分值有沒有發生變化?傳播學會不會考得更深一些?根據真題和你整個暑假期間的復習狀況來判斷哪些知識是你必須要進行補充的,然后進一步確認:這些新增內容我是需要看書,還是僅僅了解個皮毛、重點就好?
舉個例子,假如只是新增了新聞史,但是新聞史的考察并不深,那你只需要在你原有的新聞史基礎上做簡單的補充,甚至看看我們的名解小冊子就行了。假如是評論字數發生了變化,從1000字變成了500字,那自己就要在接下來的練習中,刻意地縮短字數,練習500字左右的評論。
第二步:研究今年的考綱,確定有無新增參考書。
新增參考書是必須要閱讀的,因為新增的書實際上是沒有任何題目可以參考的,你不知道他可能會怎么考,所以最保險起見的方式就是把補充的參考書進行細致的閱讀,作為備用的知識儲備。而這個閱讀必須要在十月中旬之前完成,并且在閱讀的過程中,絕對不能以放棄答題為代價。
第三步:上學院官網研究目標院校的教授、副教授。
對新院校的老師、老師們的研究方向、論文做整理,確定院校的大致研究方向以及老師們的研究方向。并且根據整理,對自己原有的專題進行查漏補缺:如果是注重基礎的院校,那需要在你的專題里增加各種基礎知識專題,如果是注重前沿,或者在某個領域「比如廈門大學的廣告學」有特別建樹的院校,也需要對這類內容進行更細致深入的專題整理。
只有經過上述三步,你才能快速地從你之前準備的院校思維中跳脫出來,適應一個新院校的考試風格和真題。
最后,還有一個小技巧分享給大家。如果確實要更換院校,也拿不住自己擅長哪種風格的院校,建議老師們選擇「前沿熱點偏多」的院校,因為基礎知識靠前期背誦,前沿熱點靠后期答題。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選擇一所前沿熱點較多的院校,既可以把背誦和答題相結合,也可以借助押題明確考試重點,再配合如「TTS哄學班」這類后期綜合性的課程,就可以短期快速上手,答題、背誦、論文專題三位一體,增加上岸概率。
最后,想寫給所有在是否更換院校中掙扎的老師:只有逼自己一把才有可能擁有想要的東西,才能夠觸及現在看起來仍然遙不可及的目標;但作為朋友,作為一路看著大家走到現在的旁觀者,我想說,如果想要發瘋、崩潰、歇斯底里地大喊都沒有關系,情緒就是要宣泄、要釋放,逼一逼自己可能有用,但更重要的是,“你究竟想要什么”。
當你的欲望足夠強烈,哭完、喊完、崩潰完、發瘋完,仍然會撿起書,回到圖書館、書桌前,哪怕是一邊哭,也會一邊背單詞、記筆記。因為欲望太強烈,所以不愿放棄,不忍放棄。
「TTS-答題哄學計劃」
熱點專題/答題批改/全真模擬/沖刺串講
大包大攬你的9月-12月
??????
* ???? ?????
*「其他小破所常駐廣子」
First thought Best thought
「去更大的世界 做更有趣的人 」
值日生酒醒時間:9:00-19:00
小編推薦:
當然我們華軍軟件園除了麻將胡了pg入口這樣一款非常方便的系統工具軟件,還有TFun游戲、投票刷票專家、批量小管家等相關軟件提供下載,有需要的小伙伴請點擊下載使用。
版本: 安卓版 ex92 | 更新時間: 2025-10-16 21:3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