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檔唯一家庭喜劇,浪大發了!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特色內容激勵計劃簽約賬號【吐槽電影院】原創內容,國慶未經賬號授權,家庭禁止隨意轉載
誰懂咱一生愛出片的中國人?
地點:警察局。
人物:大鬧渣男婚禮的國慶老黃家五口。
事件:解鎖限定版全家福。家庭
不怕魔童降世,喜劇但怕魔童降世×5……
噗哈哈哈哈哈,國慶笑容從警察叔叔的家庭臉上轉移到了我的臉上。
老黃一家瘋瘋癲癲,喜劇但這股子吵吵鬧鬧的國慶“活人感”著實上頭。
《浪浪人生》,家庭國慶檔唯一家庭喜劇,喜劇也是國慶中秋節最適合一家人看的合家歡電影!
每一個梗都猝不及防砸中我的家庭笑點,每一處微妙的喜劇細節又讓我心頭一軟。
它呈現不完美角色的真實生命力,借他們的故事書寫一封人生使用說明書。
告訴我們:不要怕,勇敢闖。
擁抱生命的所有體驗,以“瘋”制浪,無“限”人生。
久違了,這種笑淚交織的共鳴!
好鮮活,全家都不基礎
脆皮的爸,火爆的媽,清醒的星空官方網站登錄入口姐,叛逆的弟,還有個“玩火”的阿太——
五口之家,個個都不基礎!
《浪浪人生》開場沒多久,人物紛紛立了起來,而且個個帶笑點、笑點還都不重復。
這源于劇作對人物刻畫講求的新與真,笑點既新鮮有趣,又真切地從人物性格和行為邏輯發散出來。
比如黃爸黃榮發(黃渤 飾),嘴硬腿軟。
曾經小鎮上一呼百應的豪爽大哥,成功帶領兄弟們創業失敗。
在外做海員整整四年,賺錢還債。
人到中年,受了工傷,站不起來了,灰溜溜回家治腿。
醫生面前,上一秒在輪椅哇啦哇啦逞強:“我的身體我能不知道?!”
下一秒站起——噗通一聲給您拜個早年~
看著比黃榮發穩重一些,小兒子黃遠達(范丞丞 飾)面冷心熱。
敢信他體育生的身板長了顆文學青年的心?20塊錢一封的定制情書寫起來發狠忘情。
高中生正是藏不住事的年紀,他竟然藏住了全校學生的感情線。
偏偏看自己窩囊的爸回家,心情復雜,最后統統化作氣不打一處來的憋悶。
黃榮發只是呼吸,阿達:此人一直在挑釁。
陳梨珍(殷桃 飾)往那一站,我就知道這是我素未謀面的媽媽。
哪有什么為母則剛,只有女子本強。
父子倆的小聰明在梨珍面前的絕對力量面前,都屬于不堪一擊。
追債的上門,也要避其鋒芒。
姐姐黃嬌嬌(李嘉琦 飾)小棉襖但漏風版。
懂事聰明又努力。
努力工作攢錢之余還自學針灸。
就是一不小心把模特的正反搞錯,差點把爹送走。
阿太(劉雪華 飾)aka火系大師,我的新晉精神導師。
看透人生,創飛一切的外耗型人格,我學!
倒霉兒子回來了,跨個火盆;親親孫女被渣了,扔個火瓶……
說話百無禁忌,做事全憑心意,有種老太我已活夠本的瀟灑。
承包我的所有爽點,這輩子好想這么活一次!
又該如何形容隔壁老四(常遠 飾)與阿小(付航 飾),一對沉浸在江湖夢里的中二父子?
時不時上老黃家討債這件事,就屬老四干得最勤。
可今天曾經的大哥黃榮發坐上了輪椅,隔天他就能帶著私房錢來補貼。
兩個字:性情。三個字:真性情。
再看阿小。
好消息是他完全繼承了老四的軟心腸和講義氣。
壞消息是他也想當黃榮發的小弟,倒反天罡當自家老爹的兄弟,發小阿達的老叔。
啊喂,注意輩分啊!
好鮮活好可愛的一群人,不是什么“高光主角+工具配角”,而是各有優點和瑕疵。
沒有什么爽文光環,卻能在天塌下來時幫彼此撐著,在沖突中迸發笑點,也傳遞笑對人生的能量。
觀影過程中,數不清多少次被這一家人的相處日常逗得笑到打鳴。
家里欠債?
那就全家化身“搞錢天團”,將生存壓力轉化為熱氣騰騰的生活儀式感。
媽媽和姐姐努力工作托底,坐穩大后方。
黃榮發努力鍛煉,爭取早日能夠行走自如。
自制各種復建器械,和縫紉機相互成就,家里兩個就差“報廢”的東西瞬間有了用武之地。
阿達和阿太也沒在家閑著,負責賺錢開源。
阿達代寫情書,阿太則勇闖玄學賽道。
在寺廟門口擺攤賣貨,“買香送手串”秒變“買手串送香”。
關關難過關關過,普通人的生活智慧把日子打磨得閃閃發光。
父子隔閡?
那就在一次次對抗和共渡難關中了解彼此心中的渴望,一點點向對方靠近。
生性愛自由的黃榮發帶著阿達接二連三地“闖蕩江湖”,成就三顧警察局的“上陣父子兵”稱號。
一向緊繃的阿達,臉上終于出現了他這個年紀該有的笑容。
不用什么強設定+硬沖突,生活流喜劇在日常中流淌著歡樂愜意的氛圍。
仿佛平行時空里,這一家人真的生活在某沿海小鎮,一起吃飯、斗嘴、打鬧……
不怪生活破破爛爛,只管埋頭縫縫補補。
《浪浪人生》就靠著一股子自然又高級的喜感,在笑聲里把人物和感情都塑造得真實動人。
當一家人整整齊齊在警察局“打卡”,我先是笑,后來想起又有莫名的感動,也許這才是真正的“神仙家庭”——
不需要多有錢,也沒必要多親昵。
真正的家人不是從不經歷風浪,而是生活的風浪襲來,大家一起撐槳,把生活劃出一條漂亮的弧線。
能讓最親的人在同一個空間里,發自內心地笑在一起,這種簡單純粹的快樂在此刻顯得尤為珍貴。
國慶+中秋雙節,就應該看《浪浪人生》這種歡樂又提氣的電影呀
去生活,擁抱自己的明天
看完會發現,《浪浪人生》的“浪”不僅是破浪的浪,還是浪漫的浪。
它是那種后勁兒很大的電影
這股后勁首先來自于大膽——選擇黃榮發做主角。
他是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人士嗎?
絕對不是!
中年、欠債、生病,衰到爆炸,從初始設定上來看完全不討喜。
他是一個一無所有的失敗者嗎?
我覺得也不是。
即便他是外人眼中麻煩的化身,但家人朋友卻沒有一個拋棄他、離開他、看貶他。
黃榮發身上有股勁。
這兩天我總想到他從輪椅上站起來的鏡頭——
之前是因為他嘴硬腿軟的梗笑,可現在,我欽佩他一次次跌倒卻仍一次次站起來的堅韌。
片中阿太有一句話,是我心中的點睛之筆:“身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供的。”
當黃榮發因傷病被困在輪椅上,當他試圖通過“保護”身體來減少家庭負擔時,他恰恰陷入了將身體“供起來”的誤區。
兩次“跪下”,是用喜劇效果體現黃榮發對自己尊嚴的維護。
但而后,他在家人的關心和妻子的怒斥中明白,真正的尊嚴不在一剎那,也不在避免跌倒的小心翼翼,而在于一次次跌倒后依然敢站起身,向前走。
一手牌被打得稀巴爛,但黃榮發沒有放棄自己。
電影對這一核心表達的呈現,是我認為它完成從文學到銀幕的轉化的最成功之處。
《浪浪人生》改編自暢銷文學作品《皮囊》,是監制韓寒和導演馬林繼《飛馳人生》系列后再度合作。
我最喜歡《飛馳》系列的點,是它將熱愛作為生命的母題,敢讓當下稀缺的理想主義贏得漂亮,贏得痛快。
而《皮囊》巧妙地在人生困境與脈脈溫情中,探索身體與靈魂的關系,尋找心靈的救贖。
《浪浪人生》立起了文字中那一個個不完美卻真實、復雜、鮮活的人物。
片中許多無聲的時刻,將那些私密而動人的內心獨白轉化為直觀的敘事,用沉默的行動讓人物的情感與力量更加具象可感。
它清楚地看見并還原了一個女人的堅韌與強大。
好不容易攢夠了錢,黃榮發卻選擇放棄手術,把債還完。
梨珍沒有反對,含著淚點頭。
她愛黃榮發,心疼他的處境,也理解他的擔當。她也恨命運,恨自己的無能為力與不得不理智考量。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的紅字被她留了四年。
此刻被她瘋狂擦去,所有情緒都在這一個動作中爆發——從始至終都是她在掙扎著維持這個家的體面與尊嚴。
又有一個擁抱,把中式家庭中父子克制卻深厚的情感說盡。
即便與阿達處成了兄弟,黃榮發還是不好意思擁抱兒子。
假裝看他衣服上有東西,緊接一個趔趄抱住。
前搖過長,還要畫蛇添足解釋:腳有點麻……
一個短暫又永遠的擁抱里,全是當爸的小心翼翼。
細品之后更發現許多小小的意象,都是那句貫穿全片的金句的注解——“不要因為害怕風浪,就不出海。”
比如加油站的招牌。
一語雙關,映照著他們對生活不滅的期待與熱愛。
又比如兩百塊錢。
黃榮發手頭拮據,還是分出兩百塊錢,夾在阿達的小說里。
一同寄出去投稿,他意在“賄賂”。
歪門邪道卻看得人heart 軟軟。
處事方式可能過時,但他希望阿達不要受自己影響,努力去實現夢想、兌現才華的心意卻值得珍藏。
其實,《浪浪人生》喜劇外殼下是包容溫柔的底色。
在這個所有人一言不合就要躺平的時代里,它秉持著少有的包容與熱忱去主動迎接生活的風浪。
它包容失敗,包容犯錯,相信夢想,相信奇跡——
當龍舟劃過彎道,當“珍發”的招牌重新亮起,當“江湖大哥”真的出現……
我們又一次確信,千萬別給自己的人生設限,因為真實的生活是我們自己用生命體驗構成的:快樂與痛苦,成功與失敗,擁有與失去……
不確定性是生命的本質,勇敢闖,才能抵達新的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