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懸案告破:修復 iPhone 4“天線門”,蘋果只改了20字節代碼
IT之家 10 月 9 日消息,天線門科技媒體 9to5Mac 昨日(10 月 8 日)發布博文,年懸報道稱困擾業界 15 年之久的案告注冊壹號賬號登錄入口蘋果 iPhone 4“天線門”事件謎底近日揭曉。軟件工程師薩姆?亨利?戈爾德發現,破修e蘋當年導致信號格急劇下降的果只改字根本原因并非硬件缺陷,而是節代一個軟件算法錯誤。
IT之家援引博文介紹,天線門蘋果在 2010 年推出的年懸 iPhone 4,因其經典設計備受矚目,案告但很快就被一場名為“天線門”(Antennagate)的破修e蘋爭議事件搶走了風頭。
大量用戶發現,當以特定方式手持手機時,節代屏幕上顯示的天線門注冊壹號賬號登錄入口信號格會發生斷崖式下跌。這一發現迅速引發了全球范圍的年懸關注和爭議,成為蘋果歷史上一次重大的案告公關危機。
面對洶涌的輿論,蘋果當時采取了多種應對措施,包括時任 CEO 史蒂夫?喬布斯曾公開表示“用戶握持手機的方式不正確”。
不過,公司最終還是承認了問題的存在,并被迫向所有 iPhone 4 用戶提供免費的保護套(Bumper Case),同時就一起集體訴訟達成和解,向受影響的用戶支付了賠償金。
蘋果公司在當年的官方聲明中指出,用于計算并顯示信號格數的軟件算法存在“完全錯誤”。該算法在許多情況下會錯誤地多顯示 2 格信號,導致用戶誤以為自己所處區域的信號強度很好。
因此,當用戶手持手機影響到天線接收后,他們看到的并非信號真實減弱,而是從一個虛高的、從未真實存在過的滿格信號,瞬間回落到真實的微弱信號水平,從而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時隔 15 年,軟件工程師薩姆?亨利?戈爾德通過對比固件代碼,終于揭開了當年蘋果修復該問題的具體技術細節。
他通過分析新舊兩個版本的固件發現,蘋果在 CoreTelephony 框架下的 CommCenter 安裝文件中,修改了一個用于轉換信號強度與顯示格數之間對應關系的“查找表”(lookup table)。
這個修改僅涉及 20 個字節的數據。原有的查找表數值設定得“過于樂觀”,導致大部分時間里手機都會顯示 4 到 5 格信號。而新的數值則讓信號格的顯示曲線變得更加平滑和真實。
這一調整的結果是,用戶雖然更難看到滿格信號,但信號格也不會再出現斷崖式下跌。戈爾德還發現一個有趣的細節:蘋果在更新中還略微增加了前兩格信號條的高度,這或許是一種心理學上的優化,從而讓微弱信號看起來不那么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