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女教師被“警察”詐騙80萬 竟是為了證清白
- 大小:687k
- 語言:簡體中文
- 類別:百科
- 系統:大發彩神VIII
原標題:女教師為證“清白”借錢給“警察” 被騙近80萬元
女教師借錢給“警察” 被騙近80萬元
截至6月份,警察全市今年立案冒充公檢法類詐騙案件234起,泉州清白受騙金額達888萬多元
昨日,女教hth華體官方下載app泉州市反詐騙中心發布反詐騙警情,師被近期,詐騙冒充公檢法類詐騙案件多發,竟為證截至6月份,警察全市今年共立案此類詐騙案件234起,泉州清白受害群眾被騙金額達888萬多元。女教
泉州市反詐騙中心提醒,師被公檢法機關不會通過電話的詐騙形式辦案,公檢法機關之間的竟為證hth華體官方下載app電話也不能進行所謂轉接,不會提供所謂安全賬戶,警察更不會要求當事人轉賬匯款。泉州清白一旦接到冒充公檢法的女教詐騙電話,要一律掛斷。
為證“清白” 女教師借錢匯給騙子
“有人真的是被騙到傾家蕩產的地步。”一位參與反詐騙工作的民警說,有些人被騙的不僅僅是自己的錢,在騙子的慫恿下受害者還找他人借錢過來匯給騙子,造成巨大的損失。
2017年6月17日至23日期間,安溪某學校女老師接到騙子電話,對方自稱是公安局工作人員,稱該老師涉嫌詐騙,為“查清”其資金合法性,通過微信要走了受害人的銀行卡賬戶、密碼、動態驗證碼等信息,隨后將受害人賬戶的錢轉走。
之后,犯罪分子還以要將一定數額的錢轉入才能要回原先的錢為由,讓女老師不斷找人借錢籌湊資金匯入騙子的賬號。等到女老師清醒過來時,已經總計向對方賬戶轉賬78萬余元。
2017年6月8日至14日期間,晉江轄區吳某(男性、67歲)接到騙子電話,稱其身份證辦理的一張銀行卡涉嫌洗錢,引誘受害人將銀行卡賬號、密碼及短信驗證碼提說出來,最終吳某賬戶被轉走26萬余元。
2017年6月14日,南安水頭吳某(女,37歲),被冒充警察的人員以其電話號碼涉嫌詐騙為由,將賬戶的錢轉入騙子說的“安全賬戶”內,總共被騙21萬元。
冒充公檢法案件 被騙金額往往較大
據介紹,冒充公檢法案件單起被騙金額往往都比較大,今年以來,全市此類案件單起被騙金額超過10萬元的有22起,雖然發案數占所有虛假信息詐騙案件數的10%左右,但是被騙金額總額達400多萬元。
民警梳理警情時發現,此類詐騙手段中,25-45歲女性、教師、經商個體戶、50歲以上的男性最容易被騙。泉州市反詐騙中心介紹,冒充公檢法詐騙案件不斷發生,此類詐騙的危害又十分嚴重,很多受害人被騙得傾家蕩產,有些企業被騙得破產倒閉,僅2015年全國被“冒充公檢法”詐騙手法騙走100多億元,其中個案被騙最高達1.17億元。
據分析,在“冒充公檢法詐騙案件”中,騙子的騙術不斷翻新,尋找受騙對象的由頭不斷變化,從包裹藏毒到涉嫌洗錢、涉嫌拐賣、傳送PS的通緝令等,騙子最后都會威脅誘騙事主相信自己是警察(司法人員)的權威身份,進一步對受害者實施詐騙。
民警在回訪時也發現,大部分的受害者日常都有接觸到一些防騙宣傳,但在接到詐騙分子電話以為對方是真警察后,還是會很輕易地將自己的銀行賬戶、密碼、驗證碼透露給對方。“說明很多群眾對自己的信息安全意識不足,就算是真的警察,也不能把自己的銀行卡密碼告訴他!”
泉州市反詐騙中心提醒,廣大群眾要提高警惕,對于陌生人來電一定要設法確認其身份,不向陌生人透露身份證、銀行卡等個人信息資料,更不要轉賬,不要相信所謂的安全賬戶,如遇到詐騙造成財產損失的,要及時報警。
如果大家日常接到詐騙電話、短信等相關信息,也可以通過泉州市反詐騙中心微信公眾號進行舉報,反詐騙中心每日會對舉報的信息進行甄別,確認是詐騙信息后將對號碼采取攔截、關停等措施。(記者 林加華 陳祥木 通訊員 白炯昕)
小編推薦:
當然我們華軍軟件園除了米蘭官網首頁登錄入口這樣一款非常方便的系統工具軟件,還有TFun游戲、投票刷票專家、批量小管家等相關軟件提供下載,有需要的小伙伴請點擊下載使用。
版本: 安卓版 ytu431 | 更新時間: 2025-10-19 08:3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