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天套現5.44億,“防水茅”東方雨虹還在還“地產債”
- 大小:863k
- 語言:簡體中文
- 類別:休閑
- 系統:ky88開元
10月13日,防水茅東方雨虹一則公告打破行業沉寂:控股股東、天套實控人李衛國已完成既定減持計劃,現億斗球app安卓版下載累計拋售4632.87萬股,東方地產占總股本1.9395%,雨虹套現金額達5.44億元。還還
這場始于7月3日預披露的防水茅減持,最終以“精準卡點”收官——李衛國通過兩種方式完成操作:9月5日至26日以集中競價方式減持2382.52萬股,天套均價11.81元/股;8月29日至10月10日以大宗交易減持2250.35萬股,現億均價11.69元/股,東方地產價格區間穩定在11.26-12.79元 / 股。雨虹
減持后,還還李衛國及其一致行動人李興國持股比例從22.68%降至20.74%,防水茅但仍牢牢掌控公司控制權。天套
東方雨虹給出的現億官方解釋是:“資金主要用于償還債務,預計質押率進一步下降,可化解經營風險”。
圖片來源:企業官網
01 “防水茅”陷入“套現局”
作為A股曾經的“防水茅”,東方雨虹如今卻陷入“減持-分紅-套現”的循環,并直接誘發了公司實控人的一連串減持、違規操作,引發了投資者的斗球app安卓版下載擔心。
在此之前,李衛國曾于2024年減持4053萬股,套現6.5億元,加上本次套現,合計近12億元,主要用于兌付“員工持股計劃”兜底承諾(1400名員工持股4947.1665萬股,均價55.78元/股,合計虧損約18億元),以及通過減持資金償還15億元到期債務,緩解李衛國可能遭到的平倉風險。
李衛國在減持公告中強調“降低經營風險”,但市場更關心在質押率仍高、現金流緊張的情況下,下一輪套現是否正在醞釀?一連串的資金鏈“救急”操作背后,公司的持續運營是否能回到健康通道?
今年8月,北京證監局出具警示函,查實2023-2024年東方雨虹通過銷售人員借款、財務轉賬等方式,向李衛國輸送6950萬元資金,構成關聯方資金占用且未披露。
與此同時,2024-2025年,東方雨虹在公司利潤連續下降(2024年度歸母凈利潤僅有1.08億),兩年累計分紅超70億元,老板李衛國個人分得21億元,被質疑“用公司資金補個人窟窿”。
截至2025年10月,李衛國仍持有東方雨虹4.84億股,以當前股價計算,對應市值超65億元,理論上仍有10次以上大額減持空間。這種“低持股高控制”的結構(20.74% 持股掌控300億市值公司),使得其個人財務決策深刻影響企業走向,最終也演變成了一場投資者眼中的控制權游戲與信任危機。
02 始于房地產的困局
減持套現、不計成本分紅等被市場質疑的操作,與李衛國高質押、高套現的行為形成閉環,暴露出公司治理的深層隱患。而東方雨虹的困局是從2021年之后房地產行業下滑開始的。
作為依賴地產工程的龍頭企業,東方雨虹2021年TOP30房企貢獻營收占比達45%,而恒大、融創等頭部房企暴雷直接引發訂單崩塌。
2024年,東方雨虹工程施工收入同比驟降32.34%,直銷業務(主要對接房企集采)2025年上半年下滑28%,僅剩20.4億元。更嚴峻的是客戶結構崩塌,2022年仍有65%的TOP100房企采用其產品,2024 年因回款風險主動放棄大量直銷項目,導致營收縮水14.52%。
更嚴重的是應收賬款淪為“壞賬黑洞”。截至2025 年上半年,應收賬款高達94.09億元,占營收比重69.34%,其中恒大、融創等暴雷房企欠款占比超62%。
具體來看,恒大暴雷直接導致壞賬計提超5億元,綠地集團欠付的9.91億元中僅6.4億元通過以房抵債收回,金科股份欠款則需通過競拍其持有的3268萬股金科服務股票處置變現。2024年計提壞賬近28億元,相當于當年凈利潤的26倍。
應收賬款黑洞,最終導致了東方雨虹利潤與現金流雙重滑坡。
東方雨虹的現金流已經岌岌可危,2024年分紅后可用資金僅23.83億元,不足短期債務的43%。2025年上半年貨幣資金56億元,仍無法覆蓋71億元短期債務。
公司的利潤也陷入持續下降的困局。2024年,東方雨虹歸母凈利潤僅1.08億元,同比暴跌95.24%;2025年上半年,受中小企業價格戰(非標瀝青卷材價格從45元/㎡降至28元/㎡)與壞賬計提壓力影響,公司凈利再降40.16%,毛利率從35%跌至22.6%。
在業績不振的情況下,東方雨虹和李衛國只能通過資本操作緩解眼前的危機。
2024年,東方雨虹在僅賺1.08億元的情況下,推出合計58.81億元的分紅方案,分紅率高達5445.37%。這一“破產式分紅”遭監管關注后,公司將年度分紅從44.19億元砍至22億元,卻在2025年上半年補充分紅22.1億元,完成“暗度陳倉”。
兩次分紅中,公司實控人李衛國以5.31億股持股分得約13億元;2025 年中期分紅再獲約5億元,疊加2024年減持套現6.52億元、2025年套現5.44億元,兩年內通過上市公司變現超29億元 。
03 去地產化轉型
作為上市公司,東方雨虹的股價反映出市場情緒和投資者的信任度。其市場在2021年攀上1581億元高點之后,就一路下滑,目前已蒸發超1260億元,跌幅約80%,反映市場對其地產依賴模式的否定。
面對危機,東方雨虹開始“去地產化”轉型,反向建立房企征信預審機制,賬期超3個月的訂單一律拒接,提高新簽項目預付款比例。然后,使用金融方式(將優質應收賬款質押融資)增加短期現金流。
同時,東方雨虹試圖通過渠道轉型破局,發力零售與工程渠道,布局新能源賽道。
一方面,東方雨虹開拓了非房賽道,重點布局基建、市政工程、工業建筑領域。2025年上半年非房業務收入占比提升至41%(2021年僅28%),其中市政項目訂單同比增長27%。
另一方面,東方雨虹同步發力C端零售,推出“雨虹”家庭防水品牌,聚焦修漏、美縫等領域,在存量房市場找增量,并要求高管團隊“放下500強架子”,在三四線城市建立1000家社區服務站,直接對接家裝用戶,從 “工程供應商”向“建筑建材系統服務商”轉型。2025年上半年,這塊業務覆蓋7萬戶家庭,客單價約8000元。
近期,東方雨虹在在海外市場進一步動作,投資8.8億元收購智利頭部建材商Construmart,同步在馬來西亞、加拿大建廠,強調“海外是長期糧倉”,定下了3年內海外收入占比突破15%的業績目標。
2025年上半年財報數據顯示,東方雨虹轉型成效初顯,非房業務與海外業務合計貢獻營收 45%,較2021年提升17個百分點,但但轉型期費用激增進一步侵蝕利潤,公司短期現金流承壓,距離徹底擺脫地產周期仍需3-5年時間,東方雨虹需要更多的資金來為轉型提供空間。
東方雨虹管理層表示,未來三年將堅持“收縮地產、深耕非房、發力海外”戰略不動搖,同時通過數字化供應鏈系統提升運營效率,力爭實現毛利率重回30%以上。
市場對東方雨虹的這一系列舉措反應積極,股價較年內低點反彈近50%,但在關鍵時期,公司實控人李衛國的一系列“短期急救”操作再次引發信任危機。
10月16日,東方雨虹再發一則新公告:近日接到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衛國先生函告,獲悉李衛國先生所持有本公司的部分股份(13,150,000股)辦理了解除質押手續……完成本次部分股份解除質押后,李衛國先生及其一致行動人李興國先生累計質押所持公司股份為 212,302,198 股,占公司總股本的8.89%,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42.86%……李衛國先生看好公司長期發展,本次股份解除質押事項目前不存在引發平倉的情形。
盡管如此,市場仍對其質押歷史心有余悸。過去三年,李衛國多次將股份質押融資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累計質押峰值一度超過所持股份的70%。每一次資本騰挪背后,都是地產下行周期中企業的艱難求生。如今雖逐步解押,但42.86%的質押率依舊高企,反映出轉型路上資金壓力未真正消解。投資者所期待的不僅是戰略方向的正確,更是治理透明與財務穩健的回歸。李衛國也需要在通過減持與分紅解決資金燃眉之急的同時,盡快在業務轉型方向上完成破局。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未來可棲”,作者:小屋見大屋,36氪經授權發布。
小編推薦:
當然我們華軍軟件園除了pg下載這樣一款非常方便的系統工具軟件,還有TFun游戲、投票刷票專家、批量小管家等相關軟件提供下載,有需要的小伙伴請點擊下載使用。
版本: 安卓版 ntp3128 | 更新時間: 2025-10-17 18:40:55